乐文小说网 > 大明:我才是皇太孙在线 > 第177章 改进

第177章 改进


皇太孙出城,这不算什么新鲜事,这两年朱允熥出城的次数不算特别多,但是也不少。真要说起来的话,比起前十三四年加起来都要多了。

    不过这一切也都是正经事,哪怕是踏青等等,基本上也都是带着一定的政治意味。想要真正的游山玩水是不可能的事情,朱允熥对此也心里有数。

    抱怨自然是不可能抱怨的,说到底就是他现在所处的位置,就意味着需要承担着责任。

    看着骑着高头大马的朱樉,朱允熥问道,“二叔,不能策马是有些不尽兴吧?”

    “那倒是,我还是喜欢策马扬鞭、率领百战死士冲杀在前。”朱樉就直接说道,“这御马虽然看着膘肥体壮、身姿健美,只是不如我的那几匹战马。”

    随即朱樉瞪了一眼有些消沉的朱橚,“逛窑子逛的尽兴了,现在让你去庄田就这么没精打采的,这像个什么话?”

    朱橚那叫一个冤枉,“二哥,我就是去听曲、饮酒,哪知道那么倒霉就给人见到了。”

    真不是老朱或者朱允熥的小动作,而是朱橚在青楼遇到了官宦子弟,估计被认出来了,估计这两天也是少不了对他的各种弹劾了。

    只能说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,这也怪不了其他人。

    朱尚炳就跟在后面偷笑,其实他也不是什么本分的人,在应天府、在凤阳都老实,但是到了西安就可以无拘无束了。

    毕竟他的父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,所以朱尚炳在西安的时候,那也是横冲直撞,哪里有趣就去哪里,觉得对哪些事情好奇就可以去尝试,他的父王最多稍微叮嘱几句。

    到了皇庄,朱允熥就幸灾乐祸起来,“二叔,我可不会种田,你要不帮我看看?”

    朱樉顿时七窍生烟,只能说道,“我也不会,给我一亩田,两季稻子能收个一石就算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父皇肯定要罚你了。”朱橚就跟着幸灾乐祸,“二哥,要不还是我教你好了。带兵打仗我不如你,可是要说种田我还是略知一二。”

    这话没毛病,不只是因为朱橚本身就对草药、植物感兴趣,也是因为此前被打发回老家过,回了老家虽然也是衣食无忧,不过多少还是有些劳动改造的意思,是要干活的。

    朱樉更加不乐意了,“我倒是忘了,你最是喜欢往老家跑。正好这趟我算是一两年出不来了,你还是和我说说老家哪里好玩,和我说说去哪能打发时间。”

    难兄难弟啊,都是犯了错之后被赶回老家,宗室亲王当中朱橚第一、朱樉就排第二了。靖江王朱守谦就另当别论,那是一而再再而三的,不过这个地头蛇已经过世了。

    到了皇庄,自然也就是要考虑种地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朱允熥叫来皇庄的管事,仔细的问了一下皇庄的一系列基础的情况,尤其关注是自己安排的一系列事情,也就是新准备的试验田,以及那些肥料试验场地等等。

    这些才是朱允熥需要关心的焦点问题,而不是说期待着短期内能够有着多么大的产出。他需要找到的是能够推广开来的法子,这一点朱允熥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。

    就在朱允熥还准备继续细问的时候,朱樉鬼鬼祟祟的说道,“你那没过门的媳妇说是也在皇庄。”

    这倒是让朱允熥有些意外,“她过来做什么?没让她过来啊。”

    话虽然是这么说,不过朱允熥还是对张福生说道,“让太孙妃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这一下朱樉等人都无语了,实在是朱允熥要是厚起脸皮来,那真的没有其他人什么事情了。

    哪怕是亲事定下来了,但是具体的婚期还没有定下来,很多人只是猜测在孝期已满之后才会定下来婚期,那还要等到朱允炆、朱有容、朱有龄等人婚事结束才行。

    但是呢,朱允熥好像没什么好在意的,这样半正式的场合就这么称呼了,可是其他人也就只能是装作没听到,不开眼的人才会想着在这个时候去纠正称呼。

    自然有人去传召徐妙锦了,这些事情也用不着朱允熥多操心。

    至于百官们,该随行的随行,该去做自己本职工作的就在做着本职工作,都没办法闲着。

    徐妙锦很快就过来了,“臣妾参见皇太孙殿下,殿下千秋。”

    朱允熥笑着问道,“伱怎么过来了?”

    徐妙锦也不怯场,落落大方的说道,“殿下此前曾令臣女试着改进农耕器具,臣女也思索许久了,有些想法现在在和工匠、农户商讨。”

    对于这个回答,朱允熥是非常开心的,“是有这么回事,还是你有心。不管是我皇家还是中山王府,都是凤阳庄户人家出身,咱们还是不好忘了本。”

    这么说自然也就是一些场面话了,现在也没有人会真的将皇家和徐家当做是庄户人家。就算是有这么一个出身,那也只是增添了一些传奇性。

    徐妙锦继续说道,“臣妾收集了不少农具,想着在犁头能够改进一二自然是最好了。”

    这一下朱允熥就更加的感兴趣了,很多人都知道曲辕犁,那是隋唐时期的就发明的,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。曲辕犁的应用和推广,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耕地的质量。

    而在宋元时期也有一些小小的改进和完善,使得犁身结构更加轻巧,使用灵活,耕作效率也更高。

    徐妙锦让人送来犁头,说道,“臣妾想着犁头若是改成双面自然最好,只是臣妾耗时费力才铸得一件铁犁,怕是不好推行天下。”

    朱允熥仔细的观察着,传统犁铧为单面,可以单向耕地。而徐妙锦让人弄出来的犁微微有些弧度,看似是一个三角形给砸成一定的弧度,两侧自然也就是延伸、双面了。

    朱允熥又问道,“除了制造不易,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要改进的地方?”

    徐妙锦就立刻回答说道,“臣妾现在就是让人在耕田,只是现如今看来,这具犁也不是特别耐用。”

    看到徐妙锦有些沮丧、失望的样子,朱允熥笑着宽慰,“这已经很好了,能有一些改进就好。现如今就该如此,我们也是想着心急吃不到热豆腐。知道还有些不足,我们再想想法子改进一二就是。”

    这是朱允熥的真实想法,他自然是想要快速的有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他更明白科学技术的突破是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摸索,有些时候也是需要那么一些运气的。

    所以现在也不用特别着急想要看到什么成果,能够有着现在这样的一些小小进步就算很不错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真的不是朱允熥的要求低,而是他还算务实,踏踏实实的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就行。

    朱允熥看着徐妙锦,关心的问道,“可有什么需要我,或者是朝廷帮帮忙的?”

    徐妙锦就立刻说道,“殿下,若是能够有工部帮衬一二自然最好。很多大匠都是在工部,臣妾也只能托付兄长去请人。”

    朱允熥立刻看向严震直,说道,“太孙妃心系黎民,孤此前只是随口一言她就记在心里。有些事情你们也该知道,她时常遣人自大本堂取书,时常翻阅农书古籍。你们这些人也要多用些心,总不能是让她一个人做这些事情。”

    徐妙锦脸一红,实在是现在不要说没有成婚了,就算是聘书都没呢,哪能这么大庭广众之下就直接称呼的。不过想想看,这位太孙口无遮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。

    而严震直等工部官员赶紧下跪,一边是称颂徐妙锦心系黎民,一边是向朱允熥请罪。

    朱允熥也懒得多说什么,其实严震直等人也有他们的立场,朝廷现在还有很多的工程要做。有些工匠等等,也确实是不好‘借出去’。

    前车之鉴就是信国公汤和私调士卒给李善长修宅邸,汤和确实是没事,但是那是李善长的罪名之一。其他人可以不放在心上,但是严震直等人就必须要引以为鉴,这些原则性的错误可不能犯,毕竟皇帝、皇太孙的心思太难揣测了。

    朱樉和朱橚兄弟两个对视一眼,然后带着朱尚炳就离开了,其他的官员想要跟着太孙的话,这两位亲王估计都要动手了。

    就算是送徐妙锦到皇庄的徐增寿,那也是很有眼力的径直离开。虽然他们不知道电灯泡这个说法,但是大致的意思心里还是明白的。

    朱允熥笑着问道,“今天过来,是祖父的意思?”

    徐妙锦就老实回答说道,“本来是在臣妾家中田地翻种,是殿下传旨让臣妾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是我大意了,此前说了这些事,就没有多过问。”朱允熥有些小小的内疚,不过转瞬即逝,“这些事情还是要上心一点,我也再想想法子。”

    明明是来视察一些工作的,可是现在好像有些约会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可是朱允熥的约会场所倒好,是农田不说,有些地方的味道还非常不好,就算是捂着鼻子都能闻到臭味。

    没办法,谁让朱允熥是踏踏实实做事的皇太孙呢,这些事情就应该如此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927/3927065/11110926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