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香江:开局一百亿 > 第76章 绵薄之力

第76章 绵薄之力


外公外婆家是民国时期建造的灰砖灰瓦房,一层设计。

    四房一厅,包括三间卧室和一个厨房。

    厕所是农村典型的茅厕,倒是没有和房子连在一起。

    在乡下,这样的房子还算不错,起码不是土墙结构。

    外公在解放前读过师范学校,后来一直在中学当语文老师,典型的教书匠形象。

    外婆也念过女子中学,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女账房,

    解放后,一直在纺织厂上班,如今已经退休在家。

    “爸”

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如今人民币兑港币是接近1:3,

    “好好好!”

    一家人都感慨不已,这些年,大家过得都不容易,但总算熬过来了。

    三舅妈叫孙晓霞,只念过初中,如今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。

    三舅卢定邦只读过高中,当下在余姚一家国营汽修厂上班,老婆跟着父母住,他自己只在周末才回家。

    “现在就住的挺好,瞎浪费钱干嘛?”

    “这房子肯定是要全部推倒的,但我估计面积不够,看能不能买下周围一些土地,稍微建的大一点,盖个三层左右,设计成花园式别墅.”

    “阿轩,那伱觉得该怎么搞?”

    二舅妈叫吴慧兰,在银行当出纳,儿子卢思杰今年11岁,女儿卢思燕今年9岁。

    方鹤轩目前也没有多少钱可以捐,只能小打小闹,

    修路建学校,算是尽一点绵薄之力。

    “话是没错,但咱们中国人敬老爱幼是传统,不能从我这一代就丢掉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你是有大出息的,外公也就不矫情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嗯嗯,我一定把好关!”

    “现在,咱们这一家子,就三间卧室,哪够住的?”

    “呵呵,哪里,阿轩你就别开舅舅玩笑了。”

    “外公,咱们这房子哪年建的?”

    “闭嘴,说的越多越让阿轩笑话,你那点见识,连你外甥一根汗毛都不如!”

    由于三舅没读大学,所以结婚的早,20岁结婚,21岁生下儿子叫卢思文,今年12岁,是三个小家伙中年龄最大的。

    两年后,这所中学正式建成完工,并取名为“玉秀中学”。

    二舅卢定国上过大学,现在在宁波一家国营工厂当了部门小领导,在市里有单位房住。

    “三舅,钱不算什么,路修好了,方便咱们一家人出行才是最重要的,至于其他人占了便宜,随便他们占,我们只需要好名声。”

    “嗨,这哪算久,村里很多家的房子还是清朝那会儿盖的,离现在都有几百年了。”

    “对,二舅说的不错,不愧是当领导的,高屋建瓴,一针见血!”

    当时的镇高官为了讨好方鹤轩,打算将中学改名为“鹤轩中学”,

    但被他给委婉拒绝了。

    饭后,他跟外公、舅舅坐在客厅闲聊起来。

    “我打算给村里捐一笔钱,主要用作修桥铺路,这样,他们再说闲话,也没什么底气了。”

    “爸,我觉得阿轩说的很对,您和妈年纪大了,是该颐养天年了,住的好一点,对身体有益,我们这些做后辈的也放心不是?”

    卢巧玲也把自己这些年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家人。

    “???”

    方鹤轩让九纹龙他们去镇里的招待所歇息一晚,

    自己则跟老妈、妹妹今晚住在这座老房子里。

    某段时期,两位老人和舅舅们都遭过罪,略过不表。

    没什么狗血事情发生,两个舅舅和小表弟们都不是什么顽劣之人,普普通通的生活。

    “外公,您老不用担心钱的问题,我老妈这二十年来没有机会尽一点孝心,我这个当儿子的就替她孝敬孝敬二老。”

    “何况,这房子里没有空调、电扇、浴室,没有专门的餐厅、客厅,住着着实不舒服。”

    “好事啊!镇里现在有好几所初中,但是规模都不大,学校的设施也很欠缺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.”

    问清楚情况后,老妈卢巧玲才总算彻底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“我想想民国24年,嗯,也就是1935年修的。”

    “.我说阿轩真聪明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.我就怕有人说闲话。”

    晚饭吃的一般,至少方洛依就没动几筷子,

    不过,现在还是过年期间,这些饭菜已经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了。

    “外公,我还打算为泗门镇捐建一所中学,您老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“外公,我们建房的手续一切按规矩来,不占别人家便宜,也不为难政府,三层而已,以后很多人都会有样学样,建的比我们还夸张,您老信不信?”

    “傻孩子,我们这些当爹当妈的生儿育女,又不是指望他们尽孝。”

    “你嘀咕什么?”

    “嘴长在别人身上,没办法阻止的。”

    “废话,还用你认证吗?”

    “这会不会太张扬了?”

    “嚯,到现在已经有44年历史了,真够久的。”

    “凭什么给他们修路?”

    “外公,两位舅舅,我在想,咱这房子也不算文物,拆了不心疼,干脆起一座新的,怎么样?”

    不要小看这个数字,如今可是非常有购买力的。

    “阿轩,你可真是我的知己,不像老头子,一点眼光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老三,你看看你这外甥,再瞧瞧自己,丢不丢人?”

    “外公,这可不是浪费钱,你想想,我以后会经常回内地,老妈一年至少要回来个两三次吧。”

    “三舅,这事恐怕以后得主要靠你了。”

    基本上,困难都过去了,卢家如今过得比一般人强。

    “那就建一所大的,将这些初中都合并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二舅以后在城里定居,家里还是太拥挤了。”

    镇里听说卢家的香港外甥要捐钱建学校,哪能不高兴?

    镇高官亲自登门感谢,方鹤轩承诺捐200万人民币。

    “我的意思是,你离家近,以后重盖房子,你要监督好施工质量。”

    “外公消消气,我觉得三舅将来也会有大出息,只是还在蛰伏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额”

    “以后啊,那些大官要是来家里慰问,看着这样的破房子,会不会在心里腹诽,我这个做外孙的是不是太不孝了呢?”

    “如果你真的愿意捐资助学,那真是泽被后人的事,我这个老头子也会跟着沾光。”

    如果方鹤轩没出息,估计她也不会说出来,免得全家人担心。

    不过方鹤轩还是稍稍暗示了一下,可以用自己外公外婆的名字来命名。

    镇高官心领神会,这就是“玉秀中学”名字的由来。

      感谢周园园地月票!

        感谢aabb88abc、喜欢你那份”暧昧、青衫如故_Cd、飞翔翡翠的推荐票!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小提示:按【空格键】返回目录,按(键盘左键←)返回上一章      按(键盘右键→)进入下一章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954/3954228/11111027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